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也要根据疾病的“进度”开展,主要的处理原则是“监测血压,及时发现子病前期,必要时使用降压药,适时终止妊娠”。
1、血压过高才需要使用降压药
很多准妈妈的高压刚刚超140mmHg,还没有表现出其他症状,就急着吃降压药,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。只有当高压大于等于160mmHg、低压大于110mmg 时,才推荐使用降压药。其他情况要结合血压升高的程度、患者的症状、服药的利弊,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用药。
2、适时终止妊娠
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影响母儿健康,在合适的时候终止妊娠才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如果血压只是偶尔升高,在没有其他合并症且胎儿发育良好的情况下,可以在孕 38~39 周终止妊娠。如果血压波动比较大,在伴有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情况下,可以在孕 37 周终止妊娠。终止妊娠并不代表一定要施行剖宫产,而是要根据准妈妈的情况进行引产干预,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也有可能顺产。
对于被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准妈妈,建议胎儿足月后就终止妊娠。如果胎儿还未足月,准妈妈通常需要住院,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等待。如果最终的决定是继续延长孕周,那么医生除了会对准妈妈和胎儿进行严密的监护外,还会静脉输入硫酸镁解除血管痉挛,预防子痫的发生。此外,医生还会根据孕周给准妈妈注射糖皮质激素,促进胎儿肺的成熟。关于分娩方式的选择,需要医生根据母儿情况进行综合评估。
大多数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在终止妊娠后1周,血压通常就会恢复正常。若产后 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,则应诊断为孕期一过性高血压。若产后第 12 周及以后仍为高血压,则应诊断为慢性高血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