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孕期,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可达 10%左右,是孕期最常见的,特有的并发症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在宝宝出生后会自然好转。妊娠期血压疾病通常包括妊娠期高血压、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、子痫前期、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、子痫。
(1)妊娠期高血压:怀孕前血压正常,孕 20 周后首次出现高压大于等于140mmHg,或者低压大于等于 90mmHg 的情况,并在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。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孕期轻度的血压升高。妊娠期高血压其实从孕早期胎盘形成的时候就开始了,但症状往往到孕晚期才开始显现。除非终止妊娠否则我们无法治愈或改变它原有的进程,只能控制它的症状。
(2)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:怀孕前就患有高血压,病情持续到了孕期。
(3)子痫前期:血压持续升高至高压大于等于160mmHg 或者低压大于110mmHg,同时出现了尿蛋白(24小时尿蛋白大于等子0.3g)或者其他器官的损伤。子痫前期的症状除了有血压升高,还有呼吸困难、剧烈头痛、视力模糊或者有闪光、明显水肿、肝肾功能异常、血小板减少等。子痫前期可以理解为是妊娠期高血压更严重了,影响到了其他器官。
(4)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:怀孕前就患有高血压,孕期高血压变得更严重了,发展为子痫前期。
(5)子痫: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子痫的发生,表现为发生抽搐、意识丧失。
大家通过这一系列的定义就能发现,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实是一系列疾病,而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疾病。之所以这样区分,是因为不同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差异。好在绝大多数准妈妈通常患的都是症状比较轻微的妊娠期高血压,只要定期监测,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就好了。如果没能及时控制住血压,发展为子痫前期,那么危害就比较大了。有研究发现,10%~50%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,会在1个月左右发展为子痫前期。子痫前期会影响肾脏、肝脏、神经系统、血液系统甚至是我们最关心的胎盘功能,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,增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
讲了这么多,我们希望准妈妈能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会不断发展的疾病,且发展速度可能会非常快,需要我们高度关注。但是大多数时候,妊娠期高血压并不会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,我们也不必过度焦虑。